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2024-03-24 19:09:07 | 591考研网

591考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2024年考研分数线

2024年考研分数线如下:
1、教育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50分(单科线分别为51分、153分),二区总分为340分(单科线分别为48分、144分)。
2、文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65分(单科线分别为55分、83分),二区总分为355分(单科线分别为52分、78分)。
3、历史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45分(单科线分别为49分、147分),二区总分为335分(单科线分别为46分、138分)。
4、理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288分(单科线分别为41分、62分),二区总分为278分(单科线分别为38分、57分)。
5、工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273分(单科线分别为37分、56分),二区总分为263分(单科线分别为34分、51分)。
6、经济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38分(单科线分别为47分、71分),二区总分为328分(单科线分别为44分、66分)。
7、法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31分(单科线分别为47分、71分),二区总分为321分(单科线分别为44分、66分)。
8、哲学:2024年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33分(其中单科线分别为47分、71分),二区总分为323分(其中单科线分别为44分、66分)。

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254分


拓展知识: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厚德笃学、惟实励新”校训,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围绕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

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

591考研网(https://www.591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的相关内容。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350分。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是桂林理工大学直属学院,位于桂林市。学院成立于2013年。现任院长张树光。根据2022年1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育管理科、综合管理科、培养学位科和招生就业科四个科室。

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

桂林理工大学学院简介:

2013年1月29日,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获得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4月25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校在原研究生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研究生院。

目前,研究生院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六大学科门类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工程硕士、MBA、MTA3个专业学位类别招生权,其中其中工程硕士已经获得11个专业授权领域。 591考研网

以上就是591考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91考研网:www.591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4年考研分数线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相关推荐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就读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就有不少考生想知道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在职研究生分数线就是参加统考的考生在初试的时候达到院校划定的分数线才能进入复试的标准,考生可以提前有所了解。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执行的国家线,是工程264.37.56,考生可以作为参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经

2023-12-04 05:21:10
2024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
2024上海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最低专业208分,最高专业350分。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

2024-03-24 23:26:48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2023广西大学分数线)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2023广西大学分数线)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为350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2、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位于桂林市,校训为正德厚学、笃行致新。3、根据2022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金鸡岭、六合路、花江、北

2024-04-07 17:02:33
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年兰州理工大学mba复试分数线)
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3年兰州理工大学mba复试分数线)

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如下: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294分及以上。武汉理工大学国际贸易2022考研分数线是380分以上。土木工程与建筑274分至339分之间。资源与环境工程270分至333分之间。信息工程308分至348分之间。计算机与人工智能326分至338分之间。自动化312分至360分之间。2022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305分。

2024-03-24 19:32:25
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历年(2023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历年(2023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安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历年2021年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动力(085800)专业分数线为总分271分;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专业分数线为总分330分;学校其他各招生专业分数线均按教育部公布的一区国家分数线。2020年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土木建筑学院土木水利(085900)专业分数线为总分≧288分;电气与信息工

2024-10-04 13:14:45
广西考研分数线国家线2023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
广西考研分数线国家线2023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

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2023年桂电考研复试分数线为350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2、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位于桂林市,校训为正德厚学、笃行致新。3、根据2022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金鸡岭、六合路、花江、北

2024-04-10 06:10:35
江西理工考研分数线2024 江西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
江西理工考研分数线2024 江西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

江西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江西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193分。除了初试分数以外,影响考生顺利上岸的关键就是国家线和自划线,可以说是考研人初试的“及格线”。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安排,历年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一般都在3月中旬,随后一志愿复试和调剂工作陆续展开。考研国家线是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

2024-03-17 09:40:54
吉林大学法学研究生分数线(吉林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吉林大学法学研究生分数线(吉林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吉林大学法学研究生分数线此大学2023年研究生分数线为365分。1、吉大法学学科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的卓越法治人才为目标,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2、以法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为核心,以法治人才培养的“四三”境界为依归,建立了“知识传输+技能培养+智慧育成”的3.0版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法

2024-03-20 21: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