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

2024-11-14 17:33:03 | 591考研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

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

并不是,可以在校内调剂。一般被调剂专业的分数线都很低,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都年年有专业没报满需要调剂。如果调剂名额满了,那就只能换另外的学校去调剂了。
所以对于你来说需要做的,第一,尽量把初试分数考高,如果还没过线,那就是第二点,赶快查阅其他可以调剂的专业和学校,越早越好,如果人家调剂的满了,你就进不去了。

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

考研成绩过了国家线,但未达到学校线,怎么办

若考研成绩已过国家线,却未达到报考学校设定的分数线,这表示你未能成功被原先目标院校及专业录取。不过,别灰心,仍有机会通过调剂程序进入其他院校及专业。

国家复试分数线于每年12月考试后发布,34所自主划线高校则另行设定其分数线。只有通过国家线,才有资格参与复试和调剂过程。

2月中下旬,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公布,同时,34所自划线研究生招生单位也会在2月底公布各自的复试分数线。此时,考生应验证自己的成绩是否满足复试或调剂要求,为接下来的准备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3月中下旬,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发布全国统一分数线,根据12大学科门类,对A、B两类地区以及特殊专业进行分数线划分。

3月底,全国各研招单位的复试工作陆续展开。复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安排,一般在5月上旬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考生需积极准备,把握机会。

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

考研过了国家线和学校的复试线但是没过所报的专业线怎么办?

591考研网(https://www.591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过了国家线和学校的复试线但是没过所报的专业线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考研过了国家线和学校的复试线但是没过所报的专业线,该校的该专业肯定是不能上了,但是可以选择调剂。
考研调剂的过程:
第一步 登录调剂系统
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使用“找回密码”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调剂系统考生范围: 上线(国家线)未被一志愿单位录取的统考考生。
登录账号:使用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找回密码)。
如果登录后不能使用调剂系统,可能因为
1、分数未上国家线,不符合教育部调剂政策;
2、未正常参加网报或非调剂系统适用考生范围;
3、加分前不上线,加分后才上线;
4、享受少数民族政策。
第二步 查询调剂信息
考生填报前请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招生单位信息栏目里公布的调剂要求和查询各专业缺额信息;
方式一:在“院校信息”栏目里查看各个招生单位公布的调剂规则及方法:
方式二:登录调剂系统,查询各个招生单位发布的缺额信息(注:考生查询的缺额信息是动态变化的)。
第三步 报名参加调剂
登录调剂系统,根据提示信息填报调剂志愿。每位考生可填报两个平行志愿。
注意1: 联系电话尤为重要,是招生单位联系考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请认真填写。
注意2: 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48小时内不允许修改(两个志愿单独计时)。
第四步 修改调剂志愿
每条调剂志愿共有三种当前状态供查看:
1、调剂志愿已能被招生单位查询——即调剂志愿提交成功;
2、调剂志愿已被招生单位查看——招生单位已查看考生的调剂志愿,但尚未发送复试通知;
3、招生单位对此调剂志愿已发复试通知——考生需尽快查看复试通知内容并回复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
注意:如果距离上次填报或修改不到48小时,那么志愿信息将显示为灰色不可修改状态,页面显示不分前后。
第五步 查看复试通知
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要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
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按照招生单位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网上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第六步 复试之后“待录取”
关于“待录取”的说明: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
考生必须在招生单位要求的时限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招生单位可随时取消“待录取”;
一旦考生同意“待录取”,在未征得该招生单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单位“待录取”。 591考研网

以上就是591考研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591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91考研网:www.591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考研如果上了国家线却没上学校专业线,那这个学校就一定没希望了吗?”相关推荐
考研单科成绩没过国家线就没希望了吗?
考研单科成绩没过国家线就没希望了吗?

考研总分过国家线,单科不过线的话,还有办法补救么如果是公共科目不过线,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破格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第五十二条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简称破

2024-04-02 09:51:18
考研刚过国家线调剂有希望吗?要是没希望就工作去了!
考研刚过国家线调剂有希望吗?要是没希望就工作去了!

考研刚过国家线调剂有希望吗?要是没希望就工作去了!刚过国家线是可以调剂的。调剂是需要自己主动联系调剂院校的。成绩出来后,参考往年的国家线,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调剂。然后根据去年调剂的同专业情况,资讯目标院校招生办,确定可以调剂的话,待调剂入口发布后,直接调剂。联系调剂学校是考研调剂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联系要趁早,最好在国家线一发布就立刻联系调剂院校的研招办或相关负责人员。

2024-04-13 05:52:40
考研过了国家线就一定有学校上吗?
考研过了国家线就一定有学校上吗?

考研过了国家线就一定有学校上吗?考研并非只要通过国家线就能确保有学校录取。1、考研与国家线的关系:考生必须首先确保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这是进入复试的基本门槛。国家线不仅包括总分要求,还有单科分数线。只有双线合格,理论上才有机会参与复试,进而获得录取的可能。过了国家线,理论上具备了读研的资格,可以参加第一志愿的复试或进行调剂。此外,部分特别优秀或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还有机会申请破格录取。2、国家

2024-11-22 16:15:16
考研初试如果刚好卡线过,是不是没什么希望了
考研初试如果刚好卡线过,是不是没什么希望了

考研总分过国家线,单科不过线的话,还有办法补救么如果是公共科目不过线,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破格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第五十二条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简称破

2024-04-23 13:13:39
如果考研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过报考院校的线,还能考上吗?
如果考研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过报考院校的线,还能考上吗?

如果考研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过报考院校的线,还能考上吗?如果考研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过报考院校的线,这种情况是不能考上报考院校的。因为国家线是指考研所需最低分数线,也就是只有分数比国家线高才能有资格上研究生。而你想要考到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就需要你的分数比所报院校的分数线高。但你过了国家线的话,有机会调剂到其他院校和专业,也能读研究生。扩展资料:教育部依据硕士生

2024-04-02 14:55:05
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上研究生吗
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上研究生吗

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上研究生吗过了国家线不一定能上研究生。过了国家线不一定能读研究生,过了国家线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过院校线,第三步是过院校专业线,同时复试通过后还需要有导师接收,无人接收的情况下也不能读研。据了解通过国家线并不意味就能上研,第一通过国家线的前提下通过报考一志愿院校线即可参加院校复试考试。只有最终复试通过方可被录取。同时如果通过国家线原则上讲,只要有学校愿意收就

2024-04-16 17:49:14
考研过不了国家线就一定上不了研究生吗?
考研过不了国家线就一定上不了研究生吗?

考研过不了国家线就一定上不了研究生吗?必须过国家线。必须过了国家线才可以上研究生,招不满的学校能招多少算多少,研究生不是一定要招满才可以,只有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才可以自己定分数线,但这34所都是很好的学校,所以分数线都会定的比国家线高,只除了兰州大学定的分数线比国家线要低。【考研】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

2024-11-26 15:52:42
考研是报的哪个学校考上就考上了,考不上就没学可上了吗
考研是报的哪个学校考上就考上了,考不上就没学可上了吗

考研是报的哪个学校考上就考上了,考不上就没学可上了吗考研是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一年只有一次,在12月的倒数第二周的周末。考研流程:8-9月:院校发布最新招生简章、教育部发布考试大纲(每年几乎没啥变化)9月下旬:网络预报名,一般是只能应届在校生可以报考,往届毕业生只能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不能选择院校和报考点。10月中下旬-10月31日:网络正式报名开始,应届生、往届生均

2024-11-29 17: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