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04:17:28 | 591考研网
广中医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含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医药、护理、人文、管理等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医疗、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医学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包括中医专业学位、中药学专业学位、护理专业学位。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以“105”开头的专业均培养此类型硕士研究生。
三、招生规模
2017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100名(含推免生、七年制转段生等,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包括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两类。面向全国招收有志献身于中医药科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的报考青年。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即1978年9月1日以后出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 9月1日 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根据有关规定,我校对部分专业的考生来源有一定要求(见下)。
(二)报考专业资格要求:
1.我校不接受高职高专、本科结业生等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自2016年起,已不再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即“非医攻博”。
2.报考我校医学各专业的考生要求具有相应的医学教育背景。
(1)报考攻读中医学临床类各专业(含中医学学术学位,专业代码100506-100512、100602;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1057开头)研究生的考生要求本科毕业于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不含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等非临床类专业)。
根据有关规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含中医、中西医结合)采取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接轨的培养,报名考生应为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中专业要求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且获医学学士学位(具体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11号】,以下简称“医师报名规定”)。
其中,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或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满两年,或符合以成人教育本科学历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条件(具体参见最新版的“医师报名规定”),网上报名在备用信息如实填写相应内容。
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可选择报考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
(2)报考攻读中医学基础类专业(专业代码100501-100505)、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代码100601)、中药学(专业代码100800、105600)、药学专业(专业代码100700)的学术型研究生要求本科毕业于相应的医药学专业。
(3)报考攻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专业代码1002开头)研究生的考生,要求本科毕业于临床医学相关专业;
(4)报考攻读护理专业学位,要求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且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
3.其他非医药类专业报名考生,要求本科毕业于相关学科。
五、报名
(一)报名形式: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 591考研网
(二)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网上报名时间:2016年10月10日至31日(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现场确认时间:2016年11月12日前(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
(三)报名地点:
网上报名网址: (公网)或(教育网),即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
现场确认地点:由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报名点。广州地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请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办”报名点。
(四)报名流程:
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网上报名、报名点确认报考信息、现场交费及照相的时间与安排,请考生密切留意有关通知。
(五)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对照我校报考要求,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向我校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提供报告者不准予考试。考生在报名期间可随时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如学信网等)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在招生单位核查报名考生信息、审核复试考生资格、上报拟录取考生数据时,根据要求,均需核验认证报告,故请确保在线验证报告至少在2017年7月前有效。
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线申请办法详见:(学信网)。如学信网无法做出相关学历在线验证,请提供省级教育相关机构出具的学历认证书,此类方法认证周期较长,请考生务必提前准备。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登录教育部网站(网址 _zwfw/ )查询认证,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
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如发现伪造证件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六)注意事项:
1.所有考生务必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报名点进行现场核对并确认网报信息,逾期将无法补报及补办相关手续。
2.考生考前只填报一个专业中的一个方向。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和我校校内调剂公告了解我校各专业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3.现场验证时请务必携带报考点指定携带的相关证件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像。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我校部分专业对考生来源有一定限制(详见前文及《招生专业目录》),考生在网报时,请务必详细阅读我校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
我校2017年招收硕士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类。考生报考时,请仔细辨认院系所(代码)、专业(代码)、研究方向(代码),按代码填写不得错漏。尤其是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不同,注意加以区分。
2017年我校将继续开展“1+4”创新班,按"硕博连读,中期考核、五年贯通"的形式,招收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有标注),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五年一贯的培养,产生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合格者授予学术型博士学位;“1+4”创新班各研究方向所接收推免生需参加统一复试后根据综合排名择优录取。
推免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确认,详细要求参照具体通知。
5.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凡因考生本人未认真阅读招生章程、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自行承担。
特别注意:①“报名点”、“考试方式”、“考试科目”的选择是否正确;②如报考信息填写错误,则只能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重新网报,逾期所有报名信息将无法修改;③身份证号码不能填错,出生年月日必须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日一致;④毕业证书编号和学位证书编号填电子注册的证书编号或在学期间的学号(往届毕业生未电子注册者填纸质证书上的编号,并及时进行学历学籍认证;应届毕业生填写学生证上的学号);⑤考生本人的通讯地址(省、市、县、门牌号<信箱号>、邮编等)和联系电话应认真、慎重填写,并且确保到2017年7日10日之前不会变化,以免录取通知书投递错误。
6.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7.现役军人报考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
四、考试
(一)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设置的通知精神:医学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
医学学科门类(代码:10开头):
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药学等(初试科目三门)
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外国语(英语一或日语)(100分)
(3)综合科目(300分)
①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我校自命题或委托命题的考试科目:
(3)综合科目(300分):
①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报考学术型硕士)。
②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报考学术型硕士)。
③中药综合:含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
④药学综合:含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⑤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
⑥护理综合: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09年[护理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其他学科门类:
含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初试科目四门)
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外国语(英语一或日语)(100分)
2.我校命题的考试科目:
(3)综合科目(150分)
①中医基础理论
②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
(4)专业基础课(150分)
①社会医学
②科学技术发展史
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二)复试:
1.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根据教育部要求: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前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在复试前须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能按时提供者,不予复试。
3.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详细复试办法和程序届时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校园公告发布。全部复试工作拟在2017年4月底前完成。
4.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5.教育部确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根据“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复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具体比例由我校根据生源和招生计划情况确定。
7.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
8.考生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执行。
(三)考试时间
初试:2016年12月24日-25日(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复试:2017年4月(以我校复试通知时间为准)
五、录取
(一)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招生单位不予录取。
(二)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任何问题均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四)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五)新生报到后,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学费标准及奖助措施
(一)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2017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缴纳8000元/年的学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缴纳12000元/年的学费。
(二)学校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奖助学体系,提高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待遇,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以完成学业,并形成有利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相关细则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信息。
七、毕业生就业
(一)非定向就业硕士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
(二)定向就业硕士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八、其他说明
(一)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需及时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如国家或我校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及时在网上予以公布,所有招生信息均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为准。
(二)我校2017年招收港澳台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生章程、专业目录另行制订。
2017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591考研网(https://www.591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4年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相关内容。
2014年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陆续的新鲜出炉啦,欢迎广大考生留意,还会继续关注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敬请关注。
一、学校简介
陕西中医学院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中医院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055.9亩,分南(新校区)、北两个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有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人文科学系、英语系、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个制药厂和1个陕西医史博物馆。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世纪大道中段,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从事医药研究的理想场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415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702人,并聘任外籍教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418人,首届国医大师1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1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4人,名(老)中医32人,突出贡献专家2人,先进工作者1人,教学名师4人,师德标兵5人,“三五”人才12人,获白求恩精神奖1人,巾帼建功标兵1人,青年科技新星3人,优秀教学团队4个,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5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6人,劳模2人,获特别贡献人才奖1人,特别贡献人才提名奖1人,杰出贡献人才奖1人,杰出贡献人才提名奖1人,“十大杰出青年”1人。学校从1978年 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和临床医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分别在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五官科 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 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和全科医学等23个二级学科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学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4名,分别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厅局级重点学科7个;有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有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省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13个,省级重点研究室2个,市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1个。近五年学校来共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33项,并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保障。
学校的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7所 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中医特色突出,拥有“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第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 医院”,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学校还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设有十四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 体的综合性非直属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是集生产、经营、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拥有技术先进的注射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六大剂型生产线。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陕西省高校产业中名列前茅。
校内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我国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在海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校图书馆是一个重点收藏中医药文献的专业图书馆,目前已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藏书体系。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及服务系统;现藏书100余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古籍4万余册,1000余种,其中珍善本300种,如明嘉靖仿宋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了交流教学、科研、医疗经验和信息,学校主办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医药教学研究》、《中医药动向》等杂志和刊物。学校非常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助研岗位,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完成研究生学业。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14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9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学历(力)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应届及往届毕业生;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二年或二年以上(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14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培养类型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我校部分学科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招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分列。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 型,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予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五、报名手续1、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考信息(牢记用户名、密码、报名号),选择好报名点(即考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招生单位所要求的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应届生须加带本人学生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和报名号于2013年11月10日—14日到本人网上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3、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六、初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
1、初试
医学、药学门类初试科目为3门:政治理论、英语(日语)、专业基础综合(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或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或中药综合或药学综合)。
初试各科考试中,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由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命题,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综合和药学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具体涵盖考试课程如下: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
中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药学综合: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2、复试
初试达到国家确定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由各学科按差额组织复试,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按报考专业方向统一命题。具体安排祥见当年的复试通知。
3、同等学力加试
凡初试成绩合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按照规定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中医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西医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生理学》和《内科学》;药学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药学》和《药理学》。
七、备注
1、目录内各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凡报考者,请在报考备注栏目内注明。
2、带*者为我校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兼职指导教师。
3、一个方向多个导师的,在报名时需在备注栏内注清所报考的导师姓名。
4、若初试成绩合格,待接到复试通知后,往届生持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学历认证报告,应届生持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和历年学习成绩单等原件参加复试。
5、如果2014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6、如有疑难问题,请电话或来信联系。
以上就是方剂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591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91考研网:www.591kaoyan.com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长春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具体如下:长春中医药大学不是985、211院校,考研的难度会相对来说小一些。考研难易主要受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等影响,因为报考生源不同,所以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难度还要以当年实际情况为准。如果是想上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分数至少在306,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分数要在306,考研难度相对来说还是小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基本要求。根据学校的官方信息,首先,申请者必须具有公民身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其次,学历方面,申请者必须具备与所报考学位相应的学历和学位,并取得学校承认的相关证明材料。例如,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报考,需要具备本科学历和学位;对于博士研究生的报考,则需要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另外,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还要求申
2018年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思政教师在职攻读博士招生简章华南师范大学2018高校思政教师在职攻读博士招生简章华南师范大学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工作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1机构与原则南京大学综合评价工作在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南京大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宁缺毋滥。2招生对象符合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存高远、品学兼优、素质全面、身心健康,在地级市高考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或基础学科拔尖的江苏省普通
河北中医药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河北中医药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院校简介: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326号的河北中医药大学,单位代码14432,招生电话0311—89926535,研究生学院网址为yjsxy.hebcm.edu.cn/。邮编050091。选拔方式:包括推荐免试(含“5+3”转段)和全国统一考试。推荐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全国首批获得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高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全国首批获得中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授予权的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正式发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正式发布。招生计划:2023年,学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2名,包括统招考试、“5+3”一体化硕士及免试推荐三部分,其中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为准。实际招生名额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而定,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和非定向研究生。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
2023-10-01 13:34:17
2024-12-24 13:27:39
2023-10-17 03:07:55
2023-09-29 19:34:51
2024-02-19 18:27:41
2025-01-30 0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