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91考研网小编整理了二本院校考军校研究生毕业后会有军校生待遇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聚焦林业草原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社会重大公益性等研究,为我国林业草原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自1979年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以来,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与专业**
- **联合招生**:中国林科院与国际竹藤中心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150余人(含联合培养项目),全日制定向生录取比例不超过总录取人数的20%,拟招生数以国家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为准。
- **招生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及人数见《中国林科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
- **学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学制为4年,硕博连读生为6年。
- **修业年限**:申请考核制最长7年,硕博连读最长8年(含硕士阶段)。
**三、招生方式**
- **硕博连读**:从在读硕士研究生中选拔,要求成绩优秀、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
- **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交材料,由所(中心)及导师初审,通过综合考核后录取。
**四、报考基本要求**
- **公民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 **学术水平**: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 **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五、硕博连读生招生办法**
- **选拔办法**:依据《中国林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管理办法》和《202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通知》执行。
- **程序**:接收通知、报名、资格初审、综合考核、拟录取、个人信息填报、材料提交与审核、归档。
**六、普通招考招生办法**
- **申请考核制**:全面实施,各所(中心)依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制定细则。
- **报考要求**:学历、学术成果、英语能力、年龄等具体要求参考各所(中心)发布的信息。
- **选拔程序**:发布通知、申请报名、材料审核、综合考核、拟录取、材料复核及归档。
**七、录取**
- **录取原则**:综合考核各环节成绩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择优录取。
- **公示**:最终拟录取名单于5月中下旬公示。
- **录取类别**:非定向就业生和定向就业生两类,分别享受不同的奖助政策。
**八、课程学习**
- **学习时间**:为期半年,全脱产。
- **上课地点**:京内所(中心)部分专业集中南京分部,其他专业京内完成,具体以入学须知为准;京外所(中心)在南京分部完成课程学习。
**九、学费与待遇**
- **学费**: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10000元/年,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6000元/年。
- **奖助政策**: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奖励等。
**十、住宿安排**
- **报到地点**: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住宿,费用根据条件不同从400元/床位/年至1200元/床位/年不等。
**十一、注意事项**
- **真实性**:报名材料需属实、准确,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将被取消资格或学籍。
- **联合培养**:部分专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实行双学籍管理。
- **监督与咨询**:提供监督方式和咨询渠道。
**十二、监督方式**
- **监督**:设立博士研究生招生督查工作组,接受考生投诉。
- **咨询**:直接与培养单位联系,获取报考信息与指导。
**【来源】** 综合整理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高考报考军校——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对于2022年高考考生考虑报考军校的学子,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选项。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该校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毕业发展和报考须知,助你做出明智决定。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合并而成,是国家网络安全和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以培养信息领域高端人才为目标,拥有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图书馆藏书丰富,尤其注重文科生和女生的招生。
本科招生专业包括测绘导航、外语文学、网络安全等,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排名较高。学校设有6个学院,涵盖信息技术、地理空间、密码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据与目标工程等专业,每年接收1200名高中毕业生,覆盖全国各地。
毕业后,学员主要分配到战略支援部队,起点为排长,非指挥类专业可从事技术工作,两年后有机会攻读研究生。学校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文科生和女生优势明显,毕业生分配满意度高。
报考时需要注意,区分文理科,注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体检标准严格,包括身高、视力、体重等要求;年龄需在17-20周岁,高考成绩需达到当地一本线。除地理测绘专业外,其他专业要求政治面貌为党员或共青团员。
二本院校考军校研究生毕业后会有军校生待遇吗?
591考研网(https://www.591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二本院校考军校研究生毕业后会有军校生待遇吗?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隶属于总参谋部,座落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学院是一所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红军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我军信息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服务部队和支持国防建设的重要基地。目前,学院主要面向信息通信、信息化建设管理、指挥信息系统和军民信息融合等领域承担师以下先职干部任职培训、轮训和研究生教育3大任务,列入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自198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军队指挥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军队指挥学、军事训练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军事战略学、联合战役学、兵种战术学、军事管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47名。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军事信息学),3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拥有一批现代化实验室和训练、试验基地。学院2016年拟招收99名硕士研究生(详见专业目录,正式招生数量以总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其中,面向军内在职干部招收军事信息学等11个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军事指挥专业的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招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欢迎有志献身军队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军内在职干部、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考 生 须 知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军队在职干部。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年龄不超过40周岁,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年度考评结果等次在称职以上,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含合训分流任职培训时间,截止到录取当年9月1日,即2016年9月1日,下同),其中营、连主官须任现职满2年。
2.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仅限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品德优良、身体健康,报考学科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不超过24周岁。本科培养目标为指挥干部的,不得直接报考;本科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经所在院校选培办同意后可报考。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根据教育部和总政治部通知精神,今年仍采取网上报名,即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输入考生基本信息进行报考,不接受现场报名。
网报时间为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09:00-22:00。考生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教育网网址:
), 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报考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10日至12日。考生网报成功后,应按规定时间到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即携带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学历学位证书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须持“未办理身份证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证明”,证明样表可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防信息学院网报公告”处下载),到自己选择的报考点去缴费、照像、确认网报信息并签名确认等。考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后,应迅速将本人证件复印件、师以上单位干部部门或所在地方普通高校学工处出具的介绍信原件和报考硕士研究生证明表原件寄送我院招生办。
考生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为2015年12月14日至12月28日(资格审核未通过者无法下载)。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系统开通后,考生可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考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地点在考生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的报名点。
三、资格审查手续
(一)资格初审
考生在网上报名后,可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国防信息学院网报公告”处下载报考硕士研究生证明表,由考生和单位相关部门如实填写,并由所在单位师以上政治部门(或国防生所在地方普通高校驻校选培办)加盖公章。招生办将根据考生寄达的考生证件复印件、介绍信原件和报考硕士研究生证明表原件进行考试资格初审,对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将不予核发准考证。对伪造材料、资格作假等行为将严肃查处,并一律取消初试、复试和录取资格,通报其所在单位。
591考研网以上就是591考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本院校考军校研究生毕业后会有军校生待遇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91考研网:
www.591kaoya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