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 20:00:25 | 591考研网
2022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复试内容已经公布,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采取网络远程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主平台为学信网远程面试平台,备用平台为中国移动云考场。
考生在参加网络远程复试前,应选择独立、安静、整洁、明亮的场所,相关要求详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研究生处主页)。
考生需提前下载软件,并熟悉软件操作,详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远程复试考生操作手册》(研究生处主页)。
1.专业课考试
专业课考试科目以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笔试科目为准。专业课考试成绩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专业课考试在网络远程复试平台采用随机抽题,综合面试小组提问,考生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
2.综合面试
(1)综合面试主要是对考生专业能力(满分70分)、外语听说水平(满分50分)、创新精神与能力(满分40分)、非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满分40分)等方面的考查,满分200分。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具体时间可由综合面试小组根据面试情况适当调整。
(2)综合面试遵循“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
(3)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若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应在网络远程复试前2天经复试学院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协调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考生仍不参加复试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3.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是指学历为专科或本科结业考生)须按要求参加加试(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单科成绩满分为100分,单科考试时间为20分钟。同等学力加试在网络远程复试平台采用“随机抽题,综合面试小组提问,考生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
1.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总分与复试总分折算为百分制后加权计算得出,其中初试权重为70%,复试权重为30%,总成绩按照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算。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初试总分500分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5)×70% (复试总分÷2.5)×30%
初试总分300分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3)×70% (复试总分÷2.5)×30%
复试总分=专业课考试成绩 综合面试成绩
2.加试科目的得分不计算入总成绩。
3.已参加过我校复试的调剂考生,若调入专业与之前已复试专业的复试科目一致,则考生调入专业的复试成绩按已复试专业的复试成绩计算,不再重新组织复试。591考研网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若满足相关加分政策的,可按规定享受初试成绩加分。
(一)录取排序
1.录取分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两个阶段进行,第一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再进行调剂考生录取阶段。
2.复试学院每个录取阶段按复试专业、复试批次、计划类型、学习方式和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复试合格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复试总分、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之和、综合面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3.因放弃拟录取资格、体检不合格取消拟录取资格的名额,按总成绩排名依次递补。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被认定为复试不合格,学校不予录取:
1.复试总分低于150分者;
2.复试专业课考试成绩低于30分者;
3.同等学力加试,单科分数低于60分者;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
5.体检检查结果不符合国家文件规定者。
(三)学院每批次复试结束后,应及时在学院网站公布复试结果,接受考生及社会的查询和质疑。全校复试工作结束后,研究生处汇总各学院的全部复试结果,经初步审核无误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按拟录取考生信息统一公示。
(四)公示期满且无异议的拟录取结果,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录取审查,审查合格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以“应届本科”、“成人应届”、“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身份录取的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日期以当年入学通知书日期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六)学校对复试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学校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若经查核实考生招生期间违反规定,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并计入个人诚信档案。
根据刑(九)修正案,替考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等情形,均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之一的“情节严重”,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考生切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不得参与涉考违法活动,诚信参加复试。
(七)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和同等学力加试。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八)报考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和全日制按定向类别录取的考生,须在复试时向复试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学院须严格审核定向就业合同,从严掌握,后经学校同意后生效。所有按“定向”类别录取的考生必须在待录取通知发出十日内完成定向培养手续,由学校统一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录取检查。
(九)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应于4月20日前向复试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后统一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录取检查。保留入学资格一般为1年。
(十)根据教育部要求,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点击链接查看2022年各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https://yjsc.cuit.edu.cn/info/1020/3347.htm
2022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招生计划中金融工程专业招生2人、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专业招生1人;在河北招生计划中工程管理专业招生2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招生3人;在四川招生计划中翻译(航空港校区)(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外语口试)专业招生38人、社会工作(龙泉校区)专业招生27人。...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我们--【】。
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招生信息,招收人数2015年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的招生人数是15人,复试基本要求(初试合格线)是311分,录取最低分73.33分。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值得读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当然值得读,其原因在于现今众多企业招聘需求已升级至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相较于本科学历更具备竞争优势。持有研究生文凭者,在就业市场上将拥有更多机会,工资待遇通常也高于本科学历者。因此,若有机会深造,无疑应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善,毕业生在成都地区就业前景广阔,颇具竞争力。音乐考研|四川音乐学院2024年硕士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好考吗?好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主要以理工为主,是国家禅肢闹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生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好考,考研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域、名气、排名等,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饥仿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成都理工大学虽然位于成都,但不是985、211工程大学,所以成都理工
成都师范学院贸易经济专业好考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吗不好考。成都师范学院(ChengduNormalUniversity)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根据高顿网校可知,西南财经大学是211工程院校,难度相对比较高的,不好考研。西南财经大学,位于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
成都会计学校招生要求近年来,报读会计专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同学也从就业确实上看出了会计行业的前景。人才市场上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一直处于紧缺状态,高等院校中会计专业在招生人数和规模上也是飞速增长。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招生要求,成都会计学校招生要求是什么呢?小编就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为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简单介绍
202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研究生招生人数多少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信科MBA)发布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202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为80人,其中全日制的40人,非全日制的40人。202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研究生专业方向有哪些?202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研究生的专业方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截止到2023年1月17日,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1321名。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官网显示,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1321名,同比增长幅度大。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成都研究生好考的医学院成都研究生好考的医学院有以下几所:1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研究生人数511人。根据大学生必备网显示,2023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拟招收符合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条件的统考硕士研究生511人(含单考生和推免生,不含长学制学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2025-02-11 00:36:47
2025-02-11 09:28:00
2025-01-30 08:41:03
2025-01-31 04:47:38
2024-12-24 13:27:39
2025-02-01 15:25:25